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填筑到顶

from: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date:2025-11-02

  本网讯(向珊)10月28日,作为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和省级重点工程的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迎来重要节点——上水库主坝全断面填筑至824米设计高程,坝体填筑目标圆满完成。施工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化身“超级监工”,在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开创了高精度智能化筑坝新路径。

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填筑到顶-1

▲ 建设中的平坦原抽水蓄能项目

  平坦原电站上水库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全长407.5米,最大坝高66米,坝体由堆石料填筑而成。如何让这样一座大坝建成后安如磐石、固若金汤?答案在于,将石料分层填筑、逐层压实。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与耐久,不仅依靠表面的混凝土面板,更取决于内部堆石体的密实度与均匀性。”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平坦原项目现场负责人邓斌说,如果堆石体质量不达标,就如同地基不牢,在高强水压力作用下坝体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面板开裂,引发渗漏,直接威胁大坝安全。因此,碾压工序被视为大坝质量的“生命线”。传统碾压施工主要依赖人工控制碾压参数,如碾压机械的行走速率、碾压遍数等,施工完毕后再通过试坑采样进行检测。这种管理方式耗时费力,易因人为经验差异出现漏碾、欠碾。

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填筑到顶-2

▲ 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填筑到顶

  为此,湖北能源集团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创新引入自主研发的“基于北斗的填筑碾压施工质量监控智能系统”,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重要转变。

  该系统借助北斗高精度定位和物联网传感技术,实时采集碾压机械的作业数据,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数字化监控。通过动态分析,系统能精准判断哪些区域碾压合格、哪些区域仍需补碾,从而有效指导操作人员控制碾压质量,避免传统抽检的滞后性问题。

  “北斗智能监控系统让碾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既保障了工程品质,也克服了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施工盲点,为项目实现月填筑51.2万立方米、日填筑2.2万立方米的高强度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邓斌说。

  此次上水库主坝填筑到顶,为后续混凝土面板施工及按期实现下闸蓄水、投产发电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北斗技术在此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大型工程的智能建造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本文图片由湖北能源集团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提供

  编辑:杨思恒 卢西奥

Contact Us

Tel:+86-25-84152563

Fax:+86-25-52146294

Email:export@hbtianrui.com

Address:Head Office: No.8 Chuangye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Zip Code: 431700) Nanjing Office: Room 201-301, Building K10,15 Wanshou Road,Nanjing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Jiangsu Province,China (Zip Code:211899)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